1. 首页 > 快讯

“体育 ”融合业态不断深化 多项小众潮流运动兴起

  9月9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政策吹风会,**体育总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有关政策措施。

  **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杨雪鸫介绍,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体育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升级,新兴业态加速兴起,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在“健康**”战略和全民健身热潮推动下,体育消费从传统的体育服装、鞋帽、器材等商品消费,扩展到健身休闲、赛事观赏、体育旅游等服务消费。今年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销售同比增长22.2%,福建、四川、广西等7地监测的500余场**赛事活动,场均带动消费超3000万元。

  消费结构优化升级。赛事活动、体育培训、体育休闲成为消费新热点。7月6日至9月2日,“浙BA”共举办赛事280场,累计观赛人数近92万人次,门票收入超710万元,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0亿元。飞盘、“新三板”、攀岩、滑雪、越野跑等小众潮流运动兴起,带动相关装备和培训市场火热。2024-2025冰雪季,**滑雪场累计接待客流量达2.56亿人次,同比增长13.5%,场内消费金额达786.13亿元。2024年户外运动线上消费约2亿人次,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体育 ”融合业态不断深化。体育与文旅、商务、教育、科技等领域深度融合,四川结合世运会等赛事,在**范围内组织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带动了消费增长,今年1-7月**居民体育消费规模达1180亿元,同比增长8.3%。江西积极推动“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发挥赛事引流作用,积极打造消费场景,上半年**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近550亿元,同比增长9.17%。

  下一步将围绕以下**方向开展工作:

  增加优质供给,丰富消费场景。打造高质量赛事IP,继续培育和引进****赛事,同时大力发展马拉松、网球、攀岩等自主品牌赛事。深化“体育 ”融合发展,推动体育产业集聚区建设,营造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消费场景。发展数字体育新业态,开发智能健身装备、虚拟现实运动及在线健身课程,拓展消费时空边界。

  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加强场地供给,推动更多场馆向社会开放,持续推进群众身边的“小而美”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十五分钟健身圈”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圈圈相融,深入开展“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提升参与体育运动的便捷性。建立科学系统的体育消费统计,精准把握消费趋势。

  落实优惠政策,激发消费活力。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推出发放体育消费券、消费满减等优惠措施,工会会费支持职工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或观看赛事,**运动成本。鼓励体育科技创新,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探索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适合体育消费的信贷、保险等金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