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S基金上半年投资规模同比近翻倍

  今年以来,S基金(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正迎来发展良机。

  近日,母基金研究**发布的《2025上半年**母基金全景报告》显示,**S基金投资规模(包括母基金进行S策略投资,以及只做S基金并无正常母基金业务的机构进行S投资为335亿元,相比于2024年上半年的171亿元增长95.9%。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长期困扰S基金行业的估值定价、流动性困境和生态建设等问题正在系统性破题。

  基金份额估值或形成标准

  “估值和定价难、信息不对称,是S基金行业面临的两大难题。”上海科创基金总裁**对上证报记者表示,由于买卖双方对资产信息的掌握程度不同,加之估值方法不一,往往导致交易难以达成,制约了市场流动性。

  为解决这一痛点,上海股权托管交易**在2023年12月上线了业内**基金份额估值系统,并于今年5月发布了业内**服务于S基金交易的《基金估值指引(试行》,初步构建起标准化估值框架。上海交易集团金融业务总部总经理陈妍妍对上证报记者表示,该基金份额估值系统已为超过570个项目出具估值结论,正逐步推动估值走向透明与共识。

  市场实践方面,头部机构已形成系统化的估值方**。

  深创投集团接续基金投资部负责人宋伟对上证报记者表示,深创投从三个基本问题出发思考估值逻辑:谁在估值、估值什么、为什么估值。从S交易受让方的角度出发,深创投将基金份额或项目组合作为估值对象,并进行统筹考虑。在1.0阶段,团队通过对底层项目进行分层分类实施估值。进入2.0阶段,团队引入财务指标权重,并结合企业初创、成长、成熟等不同阶段设置差异化权重。面对近年来IPO收紧带来的退出压力,深创投进一步将行业周期因素纳入估值体系,形成了3.0版本。

  S基金市场流动性增强

  市场买方力量正在发生质变。陈妍妍观察到:“S基金市场核心买家的成熟度大幅提升,他们不再是机会型买家,而是长期潜**生态圈内,与GP(普通合伙人保持持续沟通,对**项目提前调研。一旦出现交易机会,能在极短时间内给出报价区间。”

  在陈妍妍看来,GP主导型的基金接续需求明显增加,CVC(企业风险投资和金融资本的组合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场中。金融资本**例出资,CVC作为小LP(有限合伙人参与,共同遴选有成长潜力的项目,这种模式不仅优化了资金结构,也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此过程中,上海股权托管交易**等份额试点平台深入参与,为基金接续交易提供方案设计、股权资产打包转让等服务,确保关联交易定价的公允性。

  从买方角度看,S基金市场买家的成熟度大幅提升。陈妍妍表示,部分核心买家不再是被动等待交易机会,而是长期潜**市场中,与GP保持密切沟通,对**项目进行深入调研。当交易机会出现时,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给出交易意向和报价区间,极大地提高了市场的交易效率。

  S基金也逐步呈现多元化态势。《2025上半年**母基金全景报告》显示,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驱动下,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和国资LP设立S基金的热情高涨。市场化母基金、政府引导基金、银行、保险、信托、AMC、地方国企和产业集团等,均已开始了对S基金的布局。

  在“耐心资本”方面,险资配置S基金动力明显增强。例如8月1日,河南省首只S基金完成重要变更,中原农险联合瑞众人寿、大家控股等险资实现对该基金的投资,标志着“险资入豫”取得突破,并成功引入多家产业资本,构建“保险 产业”双轮驱动模式。据Wind统计,目前保险资金通过直接认购、试点额度及设立专业管理平台等方式积极参与S市场,已知单笔交易规模达200亿元,叠加两批试点额度总计1120亿元。

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