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抖音安全与信任中心“算法向善”首场专家沟通会举办

  近日,抖音安全与信任**在北京举办首场专家交流会,10位学者出席并发言。本次交流会旨在联动社会各界共议“算法向善”,推动提升算法和治理透明度。


抖音安全与信任**展厅演示内容管理偏好设置

  今年初,抖音宣布将建立安全与信任**,拟推出10项措施,切实推动平台工作透明化,创建安全与信任的平台环境,打造更良好的网络生态。抖音安全与信任**网站于3月底开始试运营,公开算法技术原理及平台治理政策。今年4月,抖音在北京举办“安全与信任**开放日”活动,抖音算法工程师现场讲解推荐算法原理及抖音算法的特点。

  此外,抖音将依托安全与信任**,面向社会不同领域,不定期组织研讨会、座谈会,回应社会关切的议题,接受公众监督。本次专家交流会为首场活动,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邱泽奇、**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龙、**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教授张凌寒、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欣、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师文、**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王小伟 、**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董晨宇、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赵璐等学者出席。

  沟通会上,专家学者针对公众关心的算法议题展开讨论,包括算法与信息茧房、算法与人的互动关系等议题。

  邱泽奇教授表示,推荐算法在本质上是一套提升用户搜寻效率的匹配算法,即算法试图匹配用户此时的兴趣。由于用户兴趣一直在变化,算法也无法始终做到精准匹配。此外,内容分发平台面临的一个困境是到底要满足人的社会性,还是顺应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然性是人类自身的困境,让平台努力做好二者的平衡有难度,不过,也是平台的优势所在。

  邱泽奇教授建议平台把社会责任融入在生产服务之中,为用户匹配更多高信息密度的内容,“我不太赞同把内容划分为低质和高质或劣质与优质,不同人群对优质内容的定义不同。高信息密度内容、低信息密度内容是中性的说法,用信息密度归纳或更准确。”

  彭兰教授提出,当下算法越来越聪明,能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但平台要防范沉迷问题,特别是现在算**主动推荐多样内容,在“茧房”打破之后,用户的使用时长可能更长了。彭兰教授关注到抖音对优质内容提出了“获得感”指标,希望平台未来对该指标有更量化、可执行的标准。

  除了以上算法议题,专家围绕AIGC滥用、摆拍治理、流量分配、数据隐私等问题也展开了讨论。

  刘海龙教授提及谣言治理的难点,他认为未来大模型技术能用机器识别虚假信息,可能会提升打击谣言的效率,但在新技术的使用上仍有争议,“一个消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可能会反转,存在不确定性,禁止传播对平台来说风险**,但是从公众利益角度来讲,我们需要知道这个事情。”

  师文副教授建议平台推进用户浏览记录的可视化。“不管是年度清单盘点,还是给用户提示弹窗,给一个审视自己浏览记录的机会。国外有些实证研究证明,这些举措能帮助用户自我监督,而且能增加用户的掌控感。”

  今年5月,抖音**升级“使用管理助手”,为用户提供了观看时长分析和内容偏好管理的便捷工具。用户可以使用“减少 - 默认 - 增加”**按钮调节内容权重。同时,抖音还提供了“屏蔽设置”和“不感兴趣”功能。用户可以在“使用管理助手”添加“不想看到的内容”;在浏览视频时,也可长按视频,或点击视频右下角的“分享”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不感兴趣”,算法就会减少此类视频的推荐。


抖音“使用管理助手”:用户可自主设置推荐风格、内容偏好、屏蔽关键词

  抖音安全与信任**将持续组织专家、媒体沟通会,联动社会各界共同推进算法向善。抖音依托安全与信任**官网 95152.douyin.com ,面向社会公开抖音算法原理、社区规范、治理体系和用户服务机制;“用户服务”板块中,网站提供了常见问题答疑,及未成年人保护、人身与财产安全服务、用户与企业权益服务等路径指引。

  推动算法透明公开是一项长期工作,抖音将持续优化算法机制,不断提升平台工作透明度,回应社会关切的议题,让科技进步服务美好生活。欢迎社会各界的讨论和监督。

翻译

搜索

复制

申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