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公证机构优化老人遗嘱公证服务 身后事不再是烦心事
“你们的服务又专业又贴心,不仅帮我们把身后事安排妥当,还免了费用,为我们老年人办了实事。”8月14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公证处,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拿到遗嘱公证书后,激动地握着公证员的手表示感谢。
公证员在了解这对老年夫妇办理遗嘱公证的需求后,将其引导至“温情遗嘱室”。在温馨、私密的环境中,公证员确认其财产归属与分配意愿,并耐心告知公证遗嘱的法律效力、撤销条件等关键信息,确保老人充分理解办理流程与法律后果。
公证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逐句讲解代拟的遗嘱内容,待老人确认无误后,全程进行录音录像,保障遗嘱订立过程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在办理过程中,公证员得知其中一位老人已超过80岁,立即按照相关政策,为老人减免了**公证费用。
这只是各地公证机构优化老人遗嘱公证服务的一个缩影。
《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自**部4月在**部署开展“公证规范优质”行动以来,各地公证机构充分发挥公证作用,持续优化涉老服务。
在遗嘱公证服务方面,各地公证机构**提升其可及性、便捷性和公益性,让服务更贴心、减免更实在、宣传更深入,以法治温情守护每一位老人的殷殷“嘱托”,不断增强老年人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1年以来,**公证机构为80岁及以上老人免费办理**遗嘱公证400余件,减免费用39万余元。”吉林省**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处长马天光告诉记者。
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公证行业为老年人办理减免收费的公证有3540件,其中为老年人办理免费遗嘱公证3225件,减免费用300余万元。
据了解,2021年以来,各地公证机构办理免费遗嘱公证9万件。
除了提供传统遗嘱公证服务外,各地公证机构积极创新服务模式,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公证方案,精准对接老年人日益复杂的法律需求,赢得了广泛好评。
“有了这两份公证,我心里踏实多了。”8月14日,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公证处通过“意定监护 遗嘱公证”机制,帮助83岁的吴先生解决了失能后监护问题的同时,妥善安排了其身后财产的处置,有效预防了潜在纠纷,使其老有所依、安享晚年。
年近70岁的张大爷,家住重庆市,早年丧偶、无子女,常年卧病在床,生活无法自理,非常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
重庆市公证处公证员向光敏和同事在了解张大爷的情况后,于6月3日主动上门为其办理遗嘱公证等事项。
经了解,张大爷的侄女与其有**的感情基础,偶尔会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为解决张大爷的医疗照护等问题,经过多次沟通与磋商,公证员**为其制定了一套以遗嘱、意定监护、赠与扶养协议等为基础的综合公证服务方案。
张大爷通过书面协议预先指定侄女为他的监护人,明确约定张大爷的生活照料、医疗救治、人身照护等事宜,同时约定侄女获赠部分财产的前提是要履行扶养义务,为张大爷解除后顾之忧。
此外,为让更多老年人了解遗嘱公证等法律服务的重要性,重庆、吉林、广东等地将以今年“敬老月”活动为契机,组织安排公证机构深入社区、广场、康复**、综合养老服务**等老年人聚集区域,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宣传活动,通过讲座、一对一咨询等形式,“零距离”解答老年人关切的遗嘱、继承、赡养等问题,增强老年人的法律意识。
遗嘱公证的**价值就在于能够**限度地体现和尊重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愿,让老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身后事,有尊严地安度晚年。**公证行业正以优质的遗嘱公证服务为笔,书写“老有所安”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