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民政部:全国城乡低保平均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19.6%和21.3%

  财经10月10日讯 **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上午10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成就,**部长陆治原,**副部长李常官,副部长胡海峰,副部长刘振国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部长陆治原( 杨楠 摄

  以下为文字实录

  **部长 陆治原: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对各位媒体朋友对民政事业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十四五”期间是民政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五年。五年来,**总书记对民政事业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民政事业发展指路**。**院召开第十五次**民政会议,系统谋划部署民政工作。各级**门牢记**总书记嘱托,认真落实党**、**院决策部署,**实施“十四五”规划,着力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更好发挥**门保民生、防风险、促发展职能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就。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向大家作个简要介绍。

  **,兜底民生保障**得到加强。困难群众保障方面,基本建成了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覆盖对象已经从低保、特困人员向低保边缘人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延伸,初步建立了**困难群众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实现了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城乡低保的平均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19.6%和21.3%,常态化低保对象达到了3940万人、特困人员482万人,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促进了困难群众的生活改善。困境儿童保障方面,儿童福利保障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纳入**保障和关爱服务范围,覆盖各类困境儿童的保障关爱体系已基本建成。集中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26%、32%和31%。残疾人福利方面,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有效落实,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已经累计服务126万康复对象。可以说,我国兜底民生保障网更加密实,现代化建设成果越来越多地惠及广大困难群众。

  第二,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发展迈出新步伐。老龄工作方面,完成老龄工作机构改革,新的老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深入实施,新时代“银龄行动”扎实开展、“银发经济”发展壮大、老年人优待和权益维护更加**。养老服务方面,**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完成养老服务改革发展顶层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正在加速构建,供给结构不断优化,截至2024年底,**养老机构和设施达到40.6万个、床位799.3万,护理型床位占比从2020年的48%提高到65.7%。这五年还办成办好了系列的为老实事,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24万户,建成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500个、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990个、老年助餐点8.6万个,每天有300多万老年人在老年就餐点就餐。高龄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等各类津补贴惠及4945万老年人,进一步增进了老年人福祉。

  第三,专项社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婚姻服务方面,婚姻登记**实行“**通办”,从今年5月10日起,累计办理“**通办”婚姻登记26.3万对,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婚俗改革持续深化,文明健康婚俗风尚正加快形成。殡葬服务方面,基本殡葬服务供给持续加大,有效补齐基层殡仪馆“空白点”,建成3350个公益性骨灰堂以及1.68万个公益性公墓,惠民殡葬持续推进。地名服务方面,开通上线**·**地名信息库,深入开展“乡村**行动”,已命名乡村地名71万条,有效服务百姓出行、乡村振兴。

  第四,相关社会治理创新发展方面。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更加健全,**登记社会组织已经达到了86万个,布局结构不断优化,新成立了一批科技类社会组织,目前有2.4万家社会组织活跃在科技创新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完善基层治理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慈善事业加快发展,目前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超过1.6万家,较2020年增长了70%;年度慈善捐赠总额**突破了2000亿元,慈善氛围更加浓厚。“十四五”以来,福利销售总额达到了8525亿元,筹集公益金2566亿元。这些工作**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和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

  面向“十五五”,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牢记嘱托、接续奋进,努力谱写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推进**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