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跨省出行新能源车“说走就走” 全球最大“电力超市”赋能电力资源顺畅流动

  **统一电力市场,是**统一大市场建设在能源领域的关键落子。“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了全球**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每5辆车就有2个充电桩。五年来,记者用镜头记录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一次次重大进展,从记者的观察里看我国电力资源如何更加顺畅流动。

  这里是浙江杭州梅林村**电网的充电站。2021年记者来这里采访调研的时候,这里充电桩的数量只有4个,而现在这个数量翻了4倍,达到了16个。另外一个重要的变化来自这里加装了光储充一体化的设备,车主在这里充电,可以直接使用屋顶光伏所发的绿电。而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充电时间,由于加装了超充和快充新的设备,这里车主充电的时间缩短了一半。

  在这个公共充电站,每天11时到13时的谷电时间都是新能源车充电的高峰。在梅林村负责文化推广工作的项江南也是这里的常客。他住在城里,工作在乡村,每天的驾驶里程都在近百公里。

  从2021年“加快充电桩建设”写入“十四五”规划到2023年充电桩下乡等一系列配套政策的落地,杭州乡村里的充电桩明显多了起来。

  “十四五”时期,杭州**建成了公共充电圈,市区充电服务半径只有0.9公里,高速服务区超充站全覆盖,191个乡镇充电设施实现乡乡通。商场、酒店、高速服务区几乎有停车场的地方就有充电站。

  **电网杭州供电公司乡村充电桩项目负责人朱铁铭介绍,他们想形成一个在城区“5分钟的充电圈”,在乡村重要地区“15分钟的充电圈”。他们结合整村光伏推进,把新能源和充电桩融合在一起,光充储一体。

  公共充电网络带来更大的变化是新能源车的跨省出行。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作为一个自驾游爱好者,项江南开车从杭州到广东旅游。

  在这段长途自驾游中,项江南开车的里程达到了2900公里,共充电7次,平均充电时间在30—40分钟。

  据高德地图的统计,目前,**公共充电站总量达30多万座,较2021年增长303%,远超过加油站的11万座,为跨省长途出行提供了保障。

  高德地图新能源业务工程师姚李亮介绍,2000—5000公里级别的行程占比从2023年的12%提升至2025年的27%。2025年,5000—6000公里级别的路线规划探索案例同比激增了470%。

  在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不仅是绿色出行的工具,也正在成为电网中一个灵活调节的“移动电源”。中午12时左右,在深圳市龙华区的一处公共充电站内,新能源车主黄先生将充电枪插入车内。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他不是在给车充电,而是开始了他的**次反向“送电”。

  十几分钟后,当黄先生准备结束放电时,手机就收到了一条收益信息。

  深圳新能源车主黄先生介绍,放了15度电,有26元的收益,车就像一个移动的“充电宝”。

  黄先生参与的车网互动,背后是**统一电力市场升级带来的变化。在负荷高峰期,电网会提前发出需求信号,在特定时间段内,车主可以反向对电网进行“送电”,获得**的收益。

  而在西部风电光伏发电高峰时段,**统一电力市场就可以通过低价格引导车主的充电行为。这种“削峰填谷”的调控正在智能充电桩上实时运行,成为一个可调度的分布式“虚拟电厂”。

  **电力企业联合会副**刘永东介绍,我们建成了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车型最广、覆盖面积**的这样一个充电设施的网络体系。车网互动规模化试点就希望达到在低谷时间充电达到60%,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以及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正好可以有机结合起来。

  据测算,到2025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接近4500万辆。如果大部分车辆参与车网互动,这不仅是巨大的调峰能力,更是一个庞大的、分布式的绿色能源消费和交易网。

  2025年初步建成的**统一电力市场,将让千万新能源车主从用电方变身为电力市场的参与者,共同构成全球规模**的“电力超市”。

  记者观察:塞北的风点亮湾区的灯 大市场释放新活力

  **统一电力市场是**统一大市场建设在能源领域的关键落子。“十四五”以来,记者在采访中记录了我国逐步建立起一个品类多元、功能完善的电力市场的过程,我们用的每3度电里面就有2度是直接通过市场交易方式形成。

  2025年还实现了跨电网经营区的常态化交易,真正让“塞北的风点亮湾区的灯”。市场的活力加快释放,电力市场注册经营主体已达97万家是2020年的5倍。在这个全球**的“电力超市”里,电力资源实现更加顺畅的自由流动,这也将推动“十五五”我国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加快建设能源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