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从“风险机构”到“生力军” 中小银行“改”出新活力

  走进宁夏贺兰县习岗镇红旗村的盛唐花卉物流园,草气花香弥漫,这里带动了周边500人就业增收;在宁夏石嘴山市洁达环保公司的垃圾集中处置园区里,一堆堆垃圾正经过发酵、燃烧等程序产生电能,点亮千家万户;而在“北疆粮仓”内蒙古兴安盟,许多大米企业正忙着加工新收的水稻……这些深植于我国经济肌理的中小企业,生动地诠释着地方经济的蓬勃活力。

  作为金融体系的“毛细血管”,中小金融机构一直是服务中小企业和地方经济的主力军。为提高其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体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金融监管总局也将“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作为今年**任务之一。

  随着顶层设计完善,中小金融机构今年推进风险化解与转型发展并重。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期调研宁夏贺兰县、石嘴山市,以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等地看到,部分村镇银行、城商行、农信社等中小银行机构,通过“村改支”、增资扩股、统法改革等方式,不断优化股东结构,加快处置不良资产,提高经营质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持续增强,以更加精准**的金融服务,助力地方经济焕发生机。

  焕新颜:

  多地中小银行换牌改制

  走进位于贺兰县的宁夏银行贺兰支行,记者看到许多百姓正在这里办业务。一位刚“油改电”的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他来这里办理出租车**,10万元,放款速度快,昨天提交材料今天就到账了,利率也合适。”

  3个月前,这里还叫贺兰回商村镇银行。“旧牌子换了之后,信贷产品多了,放款快了,利率也便宜了。”多位正在办理**的老百姓对记者感慨道。换了旧牌、挂了新牌之后,这里成为了宁夏**异地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村改支”的案例。

  近40年前,在一间简陋的小平房内,石嘴山银行的前身为支持当地工业建设应运而生。如今,为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这座城市正在进行绿色低碳转型。配合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石嘴山银行也在财政注资和大股东帮扶的加持下,以改革提升新质生产力服务能力。

  距离这里600多公里的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正缘智慧牧场,一头头奶牛正悠闲地吃着饲料。“我们回款周期长、资金占用多,今年内蒙古农商银行和林格尔支行主动将我们的**利率下调2.7个百分点,每年可节省130万元利息支出。”内蒙古正缘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范明月告诉记者。

  内蒙古农商银行今年5月挂牌成立,是**首例通过“统一法人模式”一次性合并区内所有农信机构及其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改革案例。“我们正在加快金融产品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化建设,已推出40余款信贷产品,更好满足农牧民、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内蒙古农商银行董事长刘丰告诉记者。

  在**各地,换旧牌、挂新牌,展现出新面貌的中小银行机构还有不少。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此前介绍称:5年来,农信社改革蹄疾步稳,过半省份组建省级法人机构;城商行改革重组有序实施,股份制银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小机构服务当地、特色发展取得实效。

  强筋骨:

  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根基夯实

  在一个个新柜面、新产品所展现的崭新精神面貌背后,这些中小银行机构的资本实力、公司治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造血能力等都在不断提升。

  ——资本实力大幅提升。

  受宏观经济波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多重因素影响,石嘴山银行经营发展一度面临压力。“这家银行的经营能力、客户资源都是不错的。综合研判之后,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决定真金白银补充银行核心**资本。”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金融办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

  “资本补充早已安排就位。”石嘴山银行董事长张成保对记者说,同时,银行也在筹备发行二级资本债券,预计年底前完成发行。经过两项增资后,石嘴山银行资本实力将大幅增强。

  根据华创证券统计,今年前7个月,银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发行创近五年新高,累计发行量过万亿元。地方政府为中小银行发展注入“**剂”。以宁夏为例,记者调研获悉,宁夏回族自治区近年来已投入数十亿元财政资金,支持黄河农商行、宁夏银行、石嘴山银行等当地金融机构发展。

  ——治理运作更加**畅通。

  此前,贺兰回商村镇银行面临主发起行缺位、公司治理失衡等问题。“该行由宁夏银行贺兰支行吸收合并后,我们对其公司治理进行了系统性重塑,由贺兰支行作为**支行管理其余8个村镇支行,完成岗位、人员、业务、制度、流程、机制的**重塑,管理效率提升30%以上。”宁夏银行党委副书记倪国梁告诉记者。

  张成保也更加意识到公司治理的重要性。“通过减少执行董事占比,增加独立董事席位,选聘在会计、金融、风险处置等领域具有较强专业水平和实操经验的董监事,石嘴山银行治理运作机制更加**。”他说。

  ——风险管理能力显著优化。

  资产质量堪忧、风控能力不足,是一些中小银行机构面临的共性问题。“我们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完成了宁夏区内首笔不良资产结构化转让交易,试点了宁夏首批个人消费**批量诉前保全模式,还引入优质企业重组盘活不良资产,‘十四五’期间累计处置不良资产金额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50%。”张成保告诉记者,在这个过程中,银行还**落实风险管理责任,筑起全新的风险防控屏障。

  内蒙古农银系统的风险防控体系也在优化。“统一法人改革之前,旗县法人机构风险控制分散、孤立,抗风险能力不足。现在,内蒙古农商银行呼和浩特**支行构建起了集中管理、多方协同、市场处置的**统一风控体系,能动态监测小微企业信贷资产,让银行更有信心服务初创型、成长型本土小微企业。”内蒙古农商银行呼和浩特**支行行长曹巍介绍。

  据金融监管总局披露,5年来,金融业处置不良资产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40%,行业抵御风险的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过50万亿元,应对各类挑战的基础更牢、韧性更强、底气更足。

  ——造血能力**增强。

  前述各项能力的提升,将增强这些中小银行的造血能力,为其长期健康发展筑牢根基。

  “内蒙古农商银行呼和浩特**支行整合了原有6家旗县法人机构和5家村镇银行,这些机构以前在农牧户与小微客户金融服务上存在金融服务与客户需求脱节、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模式单一等问题。”曹巍表示,内蒙古农商银行建立了“省级统筹 盟市协调 旗县攻坚”战略整合体系,从机制、模式、服务三方面解决以往资源碎片化、服务缺位等问题。

  北到漠河、南到三沙,我国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已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服务。“随着风险化解和管理改善,中小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稳步回升。一批改革成功的机构,正在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专家、主任曾刚表示。

  通血脉:

  金融活水精准哺育地方实体

  金秋时节,“**薯都”乌兰察布的马铃薯正喜迎丰收。

  “内蒙古农商银行察右前旗支行今年给我们追加了1亿元授信,利率较企业过往融资利率**50至100个基点,按3年授信期限计算,预计可为公司节省财务成本150万元至300万元。”内蒙古薯都凯达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长安对记者说。

  在**各地,重新焕发生机活力的中小银行让利于企的案例还有很多。记者在调研中发现,随着中小银行机构焕新颜、强实力,中小企业、地方经济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质效也在悄然提升。

  **多依赖实物抵押、评估流程繁琐、授信额度提升难……宁夏鲜之源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之前与贺兰回商村镇银行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在该行被宁夏银行贺兰支行吸收合并后得到了解决。“宁夏银行贺兰支行的信贷审批流程更加科学,放款速度也更快,更能匹配我们的采购、配送节奏。”该公司董事长柳丽萍对记者说。

  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便是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目的。“总的方向是加强党的领导、健全公司治理、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李云泽近期公开表示,中小金融机构的减量提质成效明显,区域布局持续优化。

  截至8月末,宁夏银行业各项**余额1.06万亿元,同比增长3.75%,**领域**投放精准**;内蒙古银行业各项**余额3.28万亿元,同比增长2.51%。

  曾刚认为,五年的改革化险实践,为我国金融业积累了宝贵经验。“一省一策”“一行一策”的统筹协调模式,既体现了**统一部署,又充分发挥了地方积极性和创造性,总体来看,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得到有效化解,经营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面向未来,曾刚表示,还需在风险化解的基础上,持续转变和提升中小金融机构的治理和经营能力,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在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好服务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