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以“三个更加注重”奋力谱写资本市场山东新篇——专访山东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松

  5月27日,山东辖区交易所市场债券余额**突破万亿元;

  6月27日,以济南市领秀城贵和购物**为底层资产的中金**绿发商业REIT上市,为今年**首单购物**REITs;

  7月1日、23日,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信通电子、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山大电力分别在深交所主板、创业板上市;

  8月20日,科创板上市公司天岳先进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融资净额19.38亿港元,成为山东辖区又一家“A H”上市公司……

  随着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 N”政策体系逐步落地,山东辖区在多元化融资、并购重组和资本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等方面成效明显。

  山东证监局**、局长张松日前接受**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在证监会党委的领导下,山东证监局深入领会贯彻“三个更加注重”科学方法,紧扣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突出强本强基、严监严管,坚定不移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辖区资本市场“稳”的态势巩固、“进”的质效提升、“新”的动能累积,在助力山东“走在前、挑大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更加注重系统集成 以改革稳市场

  “资本市场在金融运行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改革尤须系统思维。”张松介绍。山东证监局作为**证监会的派出机构,坚持立足辖区实际,将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摆在突出位置,注重凝聚各方合力,通过健全制度机制、加强宣传引导、推动多方协作,全力打造央地联动、齐抓共管的辖区资本市场新格局,不断提升服务**重大战略和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央地联动促政策落地生根。聚焦新“国九条”在辖区落实落地,山东证监局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及时向山东省委、省政府建言献策,推动出台《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该文件是以省政府名义出台的关于资本市场的专项政策文件,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系统规划和重要遵循。”张松表示。围绕资本市场功能发挥和意见落实,2024年以来,山东证监局向省委、省政府报送专项报告30余份,联合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文件百余份,突出支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业经济“头号工程”、民营经济发展、海洋经济发展等区域特点,有效引导金融资源配置到**重大战略、**领域和薄弱环节。

  激发经营主体培育新动能。山东证监局立足辖区战略定位、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找准山东经济发展与资本市场政策结合点,打造“资本助跑 鲁力前行”活动品牌,细化政策培训、走访调研、项目对接、部门协作等工作措施,确保监管要求与改革政策直达董事长、实际控制人等“关键少数”,提升企业家通过资本市场打造新动能的意识和能力。

  “经营主体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主体健康,市场才能稳定发展。”张松介绍。2024年以来,围绕新“国九条”、一揽子金融政策落地等,山东证监局深入开展政策宣讲培训近90场次,实现辖区各类经营主体全覆盖,涉及线上线下约2.5万人次,班子成员带队实地走访调研企业430余家次,努力实现改革政策落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互动。

  “924”新政出台后,山东证监局立即响应、迅速行动、持续跟进,推动辖区3家上市公司获首批回购增持专项**;1家证券公司获首批互换便利操作**。截至今年8月底,辖区已有56家次上市公司披露获回购增持专项**,涉及金额108.49亿元。2024年以来,辖区企业通过IPO、再融资、债券等多种形式实现直接融资5895.81亿元,规模居**前列;多个**领域**首单REIT、债券产品落地辖区,市场活力和韧性进一步增强。

  防范化解风险筑牢安全底线。山东证监局将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的“四早”要求贯穿工作始终,监管责任和属地责任同向发力,以常态化监测严控增量风险,以“一企一策”化解存量风险。2024年以来,在稳定大局前提下把握时度效,妥善处置退市风险,推动3家上市公司平稳退市、3家上市公司摘星摘帽;有效应对债券违约风险,稳妥处置个别私募基金突发风险,向**机关通报涉非线索5起,推动**领域风险持续收敛。

  更加注重突出**

  以改革提质效

  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投资者和上市公司都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源头活水,强本强基是山东证监局落实改革要求的着力点和发力点。

  以“强本”解决信心问题,多途径提升投资者保护质效。“保护投资者是资本市场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直接体现。”张松表示。山东证监局牢固树立“大投保”理念,将投资者保护贯穿制度建设和监管执法全过程。

  引导上市公司通过主动分红、回购注销等方式回馈投资者,提升投资者获得感。2024年以来,辖区197家上市公司实施现金分红470次,合计金额1028.24亿元;其中,71家公司一年两次分红,17家公司一年三次分红;90余家次上市公司发布回购计划,涉及金额上限超140亿元,辖区稳定、可持续、可预期的股东回报机制正在加速形成。同时,山东证监局积极落实公募基金改革要求,引导销售机构等优化资源配置,更好服务投资者。

  坚决落实“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监管要求,突出惩防并举,严惩财务**、内幕交易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2024年以来,山东证监局开展各类现场检查260余家次,对公司和个人采取行政监管措施222份次,作出行政处罚44份次,罚没款合计12392.76万元,并积极推动立体化追责;在保持执法力度的同时,注重释放执法温度,持续净化辖区市场生态。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与地方**机关沟通协作,构建“事前教育、事中监管、事后维权”的全链条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突出信访诉求前端处理,压实经营主体责任,聚焦首访化解率提升办理质效。2024年以来,累计处理信访诉求近2900件,推动和解涉及金额约1400万元。

  以“强基”解决质量问题,多举措提高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在做优存量方面,山东证监局坚持监管服务并举,一方面,加强持续监管、退市监管,强化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约束,加快推进财务**综合惩防意见落地见效,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及中介机构积极作用,激发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内生动力;另一方面,强化针对性支持,常态化深入开展上市公司走访210余家次,推动解决公司面临的难点堵点问题,引导认清形势、把握机遇,支持通过并购重组、再融资、股权激励等**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投资价值。

  目前,辖区共有A股上市公司246家,整体质地优良,制造业家底坚实,国企**示范,民企活力凸显,链主企业亮眼,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持续提升,整体研发强度高于**平均水平,投资回报突出。特别是“并购六条”发布后,辖区174家次上市公司推进并购重组,涉及金额1513.99亿元;其中,正在实施的重大资产重组8单,涉及金额699.72亿元。截至今年8月底,辖区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35425.30亿元,较年初增长27.86%,整体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在做精增量方面,山东证监局坚持以质量为导向,会同金融、工信、科技、发改等部门深入实施“十百千”上市培育计划,突出对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筛选、培育力度,引导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精准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同时,及时修订辅导监管工作规程,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2024年以来,辖区新增8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民营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均为7家,上市公司结构持续优化。

  更加注重改革实效

  以改革促创新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资本市场大有可为。”张松介绍。山东证监局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新型工业化要求,围绕山东省18条标志性产业链、66条**产业链加大资本市场全链条、接力式服务力度,助力促进科技、资本、产业良性循环。

  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山东证监局制定并实施辖区私募基金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协助制定“创投十七条”省级落实文件,通过政策引导、优化服务、强化监管等措施,支持培育适配科技型企业成长的金融服务体系。**数据显示,**存续私募基金辖区在投项目3455个,在投本金2776.59亿元;其中,涉及初创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生物医药、计算机、半导体等**领域在投项目分别为468个、1653个、1066个,在投本金分别为156.36亿元、762.58亿元、514.34亿元,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成效明显。

  进一步强化股债联动新优势。山东证监局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畅通科技金融服务渠道,支持科技企业、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多元化政策工具做优做强,向“新”而行;引导传统企业结合“两重”“两新”,加快推进“智改数转”和绿色转型,积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以来,辖区新增上市挂牌公司31家,其中29家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30家企业发行科创债、绿色债、低碳转型债等产品80只,融资809.57亿元,规模创新高,资金成本明显下降,期限结构更加合理。

  在资本赋能下,辖区资本市场“**”“**”相继涌现,**支撑**工业经济“头号工程”:万华化学POE打破国外垄断,中际旭创1.6T光模块技术领跑全球,潍柴动力柴油机热效率四破世界纪录,山东高速集团建成**首条零碳智慧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在**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推动行业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山东证监局引导辖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积极探索投行、投研、投资新模式,围绕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价值发现、风险定价、交易撮合、增值服务等能力。2024年以来,中泰证券助力辖区企业实现股债融资606.14亿元;辖区期货公司为614家企业提供套期保值业务,开展151个“保险 期货”项目,涉及金额分别约为5400余亿元、30亿元,助力企业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同时,山东证监局会同相关部门扎实推进济南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各项工作,推动3家机构首批启动项目15个。

  支持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山东是外贸大省,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必不可少。”张松表示。2024年以来,中泰证券获首批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11家上市公司或子公司推进赴港发行上市工作。目前,山东辖区共有10家“A H”上市公司(不含子公司。

  山东证监局还积极引导辖区企业“走出去”,构建多元化出口市场,积极助力稳外贸。统计显示,2024年,辖区超七成上市公司开展境外业务,实现境外营业收入6168.45亿元,同比增长11.32%,占总营业收入的27.10%,增幅、占比分别高于**平均水平3.37个、13.98个百分点;其中,潍柴动力1家公司境外收入超千亿元,10家公司超百亿元,34家公司境外收入占比超50%。

  张松坦言,尽管山东辖区资本市场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的成绩,但对比先进省份,无论是在经营主体数量还是结构方面,都还存在**的差距。

  “差距就是动力,就是空间。下一步,山东证监局将继续按照证监会统一部署,认真落实央地金融工作协调机制要求,坚持守正创新,正确处理好改革和法治、破和立、改革和开放、部署和落实等重大关系,继续用好用足改革关键一招,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在服务山东‘走在前、挑大梁’的进程中,谱写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山东篇章。”张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