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打通能源动脉、点亮万家灯火 央企谱写能源转型“中国方案”

  宁夏腾格里沙漠,光伏“蓝海”正将阳光转化为奔流不息的绿电,点亮三湘大地万家灯火;北京小武基充电站内,一杯咖啡的时间,新能源汽车已蓄满动力……**证券报记者调研发现,这一幕幕场景背后,是一批**企业响应**战略、投身能源转型主战场的生动实践。

  从西部戈壁到东部都市,从传统能源基地到新型能源系统,央企正以战略远见与创新实践,构建起纵横神州、贯通东西的绿色能源大动脉,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加速转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而**的绿色动能。

  纵横千里 重构能源新格局

  在宁夏中卫的腾格里沙漠,640余万块蓝色光伏板如蓝色海洋,构成了这里的新风景。光伏板下,**动物穿梭,生机勃勃。一条横跨1616公里的“电力天路”,为湖南源源不断输送绿色电能。这便是“宁电入湘”工程,**“十四五”电力规划中的关键落子。

  “截至9月25日,该基地已累计向湖南输送绿电超9亿千瓦时。”**能源集团总调度室副主任孙严冬介绍,该工程于6月29日正式向湖南送电,其中绿色电力**来自**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宁夏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

  “来自宁夏的绿电,仅需0.0054秒就能抵达湖南。”**电**高压部换流站处副处长付颖表示,这条电力“高速公路”于今年8月20日正式投产,每年可为湖南输送超过360亿千瓦时绿色电能,可满足几百万户家庭全年用电,显著缓解湖南电力紧张。

  放眼**,多条能源大动脉建设紧锣密鼓。西北戈壁,华能陇东能源基地将于今年10月投运,通过“风光火储一体化”模式,将甘肃绿电3毫秒“闪送”山东,提升山东区外受电能力至3800万千瓦;华润集团等央企开发建设新疆天山北麓能源基地预计今年年底建成,该基地每年能将360亿千瓦时绿电直送川渝,提升重庆市供电能力20%以上。

  西南地区,三峡集团建设的世界**清洁能源走廊——乌东德、白鹤滩等六座梯级水电站,通过六库联调实现**发电,今年7月单月发电量达325.95亿千瓦时,可满足**人口约7天生活用电。东南沿海,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累计上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成为我国**达成此里程碑的核电基地,其中输送香港电量累计超3200亿千瓦时,占香港总用电量四分之一。

  **电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电网已累计建成投运“22交19直”特高压工程41项,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超过3.7亿千瓦,较“十三五”末提升了30%,已形成全球**规模的特高压输电网络。南方电网则已形成“八条交流、十一条直流”19条500千伏及以上西电东送大通道,送电规模超过5800万千瓦。数据显示,南方电网西电东送30多年来累计输送电量已突破3.5万亿千瓦时,其中水电等清洁能源约占80%。

  西电东送,北电南供,**能源格局正迎来重构。**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十四五”以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布局更趋合理,跨区能源输送体系日益完善,为能源结构优化以及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支持。

  创新** 攻克关键新技术

  重大能源工程的建设,离不开尖端技术的支撑。当前,一批**企业正以自主创新为引擎,加速构建安全可控的能源技术体系。

  在碧波荡漾的深远海域,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迎来历史性突破——由东方电气集团**自主研制的全球**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近日成功吊装,刷新全球已安装风机单机容量、叶轮直径的双项纪录,为全球海上风电发展树立新**。

  “该风电机组由超过3万个零部件构成,供应链实现**自主可控。”东方电气风电股份有限公司风电研究设计院**、副院长羊森林介绍,该机组风轮扫风面积达7.7万平方米,相当于10.5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发电效率显著提升。

  为确保这一“超级风机”的稳定运行,东方电气集团应用了由国机集团洛阳轴研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全球**单机容量主轴轴承,这颗“**芯”为风电产业向深远海进军提供了关键保障。

  “该机组轮毂**高度相当于63层居民楼高,按额定工况计算,风机每旋转一圈可发出62度电,单机每年输出1亿度电,发电量媲美一座传统小型风电场,可满足5.5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洛阳轴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范雨晴表示。

  关键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正成为我国能源体系绿色转型的硬核支撑。

  在传统能源清洁**利用方面,**宝武旗下宝钢股份自主研发的激光耐热刻痕取向硅钢实现规模化应用,显著提升了居民用电的节能与环境友**。“若用该技术生产的产品**升级现有电网变压器,我国年节电量可达900亿千瓦时,相当于再造一个三峡电站。”宝钢股份硅钢事业部副总经理姜全力表示。

  在新能源领域,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通过持续技术攻坚,成功将核电站“神经**”——数字化仪控系统升级为国产全数字一体化控制系统,实现“零缺陷”运行,筑牢核电安全屏障;**建材则成功量产世界最薄的1.5mm光伏玻璃,**行业熔窑大型化、产品宽板化和薄型化趋势,成为我国光伏玻璃行业的创新策源地。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正深度赋能能源产业提质增效。**中煤建成集团级生产运营智能管控平台,大力推动“5G 智慧电厂”建设。“目前,集团智能化煤矿、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占比分别达到75%、69%,露天矿无人驾驶卡车、井工矿智能巡检机器人广泛应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32.7%。”**中煤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系列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正为**能源体系变革注入硬核力量,为绿色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绿电触手可及 点亮美好新生活

  能源转型的浪潮正悄然重塑城市脉络与百姓生活。

  “这里充电太方便了,就像加油一样,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充满电。”在**石化北京石油小武基充电站内,网约车司机张师傅告诉记者。

  近年来,北京石油坚持“油是基础、气是**、氢是方向、电是趋势、服是未来”的发展定位,在保障传统加油业务的同时,主动增加充换电、加氢业务占比,加速布局新能源。

  “截至2025年8月底,北京石油已运营充电场站114座,与**电网形成优势互补,短短两年实现了充电网络从无到有的突破性布局。”**石化所属北京石油新能源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北京石油也正积极布局推进加氢站的建设,其青云店油氢综合加能站日加氢能力达2吨,服务多类车辆。目前,北京石油正大力推进大兴、延庆等地加氢站运营,规划通州、昌平、房山等地区加氢站建设,持续完善多元能源服务体系。

  央企绿色转型的成果正惠及千家万户。目前,南方电网建成充电站1.57万座,充电枪11万支。其中,南方电网经营区域4785个乡镇建成充电枪超过4.5万支,在**率先实现乡镇充电桩全覆盖,让新能源汽车“出得了城,下得了乡,回得了家”。在广西涠洲岛,**海油积极推进绿色能源体系建设,通过光伏发电、储能技术与余热回收等多能互补方式,为海岛注入清洁电能。目前,**海油每年贡献于涠洲岛的电能超过5400万千瓦时,助力“**海岛”擦亮生态底色。在四川红原,由中建二局承建的红原雅克光伏电站于今年五月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以“光伏 畜牧业”模式,实现“板上发电、板下养殖”,不仅年发电量达4.5亿千瓦时,更为高原牧民开辟可持续增收路径。在雄安新区,中化新能源“光储充放”示范站与换电站并进,勾勒未来城市能源应用新场景……

  国资委数据显示,央企新能源累计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约占**的一半,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塑造。

  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不仅点亮万家灯火,更照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展望“十五五”,林伯强认为,以更高比例新能源渗透、更深层次电力市场改革为核心特征的新型能源系统,将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绿色低碳转型与能源安全韧性提升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