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友支付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财经5月13日讯 5月8日,上海富友支付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富友支付”的港股IPO招股书因未能在6个月内完成聆讯或上市,再次失效。这已经是富友支付招股书第二次失效。
从港交所规则来看,招股书失效并不等同于IPO终止。企业只需更新财务数据等资料后重新递交申请,即可重启上市流程。5月9日,富友支付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了申请。
富友支付方面向财经表示,招股书更新是常规流程,对于整体上市计划和动作没有影响。“目前,公司业务运营持续稳健,上市筹备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
然而富友支付在公开招股书一年后,仍未成功登录港股,也受到行业的热议与关注。
财经记者注意到,富友支付的上市历程可追溯至2015年。当年12月,富友集团与兴业证券签订辅导协议,但一年后终止。2018年,富友支付转投东方证券,**也未能成行。2021年,富友支付又更换为国金证券,但A股上市始终未有实质性进展。
2024年4月,富友支付**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同年10月失效;同年11月再次提交,今年5月8日又因超期失效。5月9日,富友支付第三次递交申请。
招股书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富友支付的收入分别约为11.42亿元、15.06亿元、16.34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9.6%;然而同期富友支付经营利润分别为8821万元、1.12亿元、1.04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7117万元、9298万元、8433万元。
不难发现,富友支付2024年运营利润下降7.1%,年内利润下降9.3%。
博通咨询**分析师王蓬博指出,这主要受到整体经济环境和行业竞争下费率下降等原因影响。目前支付行业偏向“内卷”,市场竞争大,服务费减少、佣金增加导致净利润**,合规成本升高成为收单机构的普遍现象。
富友支付的盈利下滑还体现在毛利率上。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的毛利率逐年下降,分别为30.5%、28.4%、25.2%,2024年毛利率小幅回升至25.9%。富友支付在招股书中表示,其计划通过发展数字化商业解决方案改善盈利,而该业务目前仅贡献5.3%的收入,短期内难以成为营收支柱。
在王蓬博看来:“支付行业一直说要进行数字化转型,但从机构发布的年报和季报来看,数字化服务占利润的比例在逐年**,这个是行业共性的原因,也说明支付行业增值服务受SaaS等行业竞争影响收益较低,商户仍然仅愿意为支付通道这类刚需付款。”
值得一提的是,合规问题也被认为是影响富友支付进程的一大因素。富友支付自成立以来,因业务合规问题已多次被监管处罚。2014年的"预授权**"事件堪称富友支付合规史上的一大污点,该事件直接导致央行勒令其暂停在七省市的银行卡收单业务。
2023年11月,富友支付存在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等三项违法行为,被央行罚款455万元。2024年3月,富友支付因违反规定办理经常项目资金收付,被**外汇管理局没收违法所得17539元,罚款65万元。
对于富友支付的下一步发展,王蓬博建议,既要通过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创新支付产品和服务,如拓展跨境支付、SaaS 解决方案等高附加值业务,**运营成本,又要合理控制运营成本,特别是在佣金等方面的费用支出;同时,更要补足合规短板,确保业务合规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