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资委:推动国有企业更大范围、更深程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
**院国资委5月17日发布消息显示,5月15日,**院国资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2025年**次全体会议,听取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难点任务落实情况,研究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方案。
会议认为,2023年以来,**院国资委认真贯彻落实党**、**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地方、各**企业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取得积极进展,功能使命类任务加快落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新突破,产业焕新行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深入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加速,**领域重组整合扎实推进,“三个作用”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类任务巩固深化,**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三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实施,穿透式监管进一步强化,监管效能明显提高,有效激发企业内生活力动力;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基层基础不断夯实,正风肃纪反腐一体深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会议指出,2025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要加强组织推动,锚定目标不放松,补短板强弱项,强化动态跟踪、督促指导,对照行动方案和工作台账逐条逐项梳理,确保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要进一步抓好“两非”“两资”处置和亏损企业治理,将资源更好地集中到主责主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来,形成主业更突出、核心竞争力更强的业务布局。要推动国有企业更大范围、更深程度融入**创新体系,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支持原始创新的制度机制,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强出资人监督和各类监督贯通协同,以司库监管平台为基础,有序建立智能化穿透式监管系统,切实提升监管效能。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流程强化分层分类指导,发挥好**优势,加快构建同新征程国资央企职责使命相适应的**新格局。
对于本次会议所提及的“要推动国有企业更大范围、更深程度融入**创新体系”,**企业联合会特约**研究员刘兴国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创新**是国有企业的关键战略使命,国有企业必须在科技创新突破上发挥主力军、先锋队作用,既要主动带领社会资本聚焦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环节,持续保持高强度投入,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也要积极作为,以高水平创新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冲击。各有关部门可以从制度设计、政策安排、金融供给等方面,为国有企业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创新突破**作用提供**支持。
对于下一阶段的国资国企改革**,会议强调,要高起点谋划好下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工作,面向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式现代化,适应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统筹好“放得活”和“管得住”,突出解决制约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难题,构建与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履行战略使命。
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