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外贸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跑出“加速度”

  记者从22日举行的第七届**—中东欧**海关检验检疫合作对话会(以下简称合作对话会上获悉,今年前4个月,我国对中东欧**进出口贸易规模达3296.8亿元,同比增长5.6%,对中东欧**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海关总署副署长赵增连在合作对话会上作主旨发言时表示,近年来,**海关主动加快中东欧**农食产品检疫准入进程,截至目前,中东欧14国已有126种农食产品准入,累计注册3430家境外农产品企业。越来越多的中东欧农食产品进入**市场,为中东欧企业带来更多机遇,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对于中东欧**而言,**拥有稳健的经济、强大的内需、开放的市场,与**开展经贸合作能为各国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克罗地亚农业、林业和渔业部**秘书图戈米尔·马伊达克在合作对话会上致辞时表示,“我们鼓励本国的生产商和公司与**同行建立**联系,尤其在食品和农产品领域。我们希望两国的合作变得更好。”

  **欧盟商会副主席高志豪在合作对话会上表达了同样的期望。他在致辞中表示,中欧两国经济深度融合,相互依存,与**的合作不仅为欧洲提供了市场,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互利共赢。

  “许多欧洲企业依然看好**模式的长期潜力。正是这种信心让我们坚信当前比以往**时候都更需要加深欧中互动。我们需要找到解决关系中障碍的办法,就未来的合作路径达成共识,并持续为双方创造价值。”高志豪说。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经贸规则正在进行新一轮重塑,但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合作共赢是人心所向。

  赵增连表示,多边贸易体制是**贸易的基石,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国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作为**贸易的重要枢纽,要携手倡导自由、包容的贸易理念,反对将贸易工具政治化、泛安全化,维护以WTO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中欧经贸合作历经长期发展,形成了互利共赢的深刻格局,要积极构建并畅通联络渠道,推动信息共享,拓宽合作途径,加强政策沟通协调,扩大相互开放,促进自由开放的贸易投资,深化海关检验检疫规则衔接与标准互认,共同抵制歧视性技术壁垒,为促进**经贸往来营造非歧视、可预期的制度环境,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为双方和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

  **部**—中东欧**合作事务特别代表姜瑜也出席了开幕式,她在致辞中表示,当前**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发展面临许多严峻挑战,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始终致力于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秩序的维护者。**将继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同包括中东欧各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互利共赢合作,共享发展机遇,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