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600公里时速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亮相:定位跨省点对点交通工具,具备全自动驾驶功能

  时速600公里贴地飞行,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亮相!

  “时速600公里的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项目目前进展顺利,**阶段的工程样车已于2024年7月圆满完成研制。”7月9日,在**铁道试验**现场,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工程师邵南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7月8日至10日,第十七届****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在北京举行,分别在**会议**展区与**铁道试验**展区同步开展。其中,**铁道试验**室外展区堪称“硬核”看点——常导高速磁浮车、超导高速磁浮车及常导中低速磁浮车实车集体亮相。其中,中车长客**亮相了时速600公里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


  时速600公里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在**铁道实验**现场展示

  据了解,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主要利用车载超导磁体与轨道线圈间的电磁感应实现磁浮运行,**设计速度为时速600公里,超导电动磁浮悬浮导向间隙大、提速空间广,具有**、安全、节能环保、智能舒适的特点,可有效填补高铁和飞机之间的速度空白,提高出行效率,改善出行体验。

  此前一位不愿具名的磁悬浮专家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交通运输工具商业运营首先必须要过安全关。按照规定,高速磁悬浮技术还要走安全评估审批等系列流程,其中每一台系统设备都要进行型式试验和认证、安全评估和认证等工作。例如,列车跑到**速度600公里/小时,意味着比飞机离开地面的速度高很多,因此安全评估需要从材料、系统结构设计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和严格认定,才能够达到投入使用的基本要求。

  谈及运营定位,邵南表示,超导电动磁浮列车定位为干线跨省大城市之间的点对点交通工具,将其作为现有网络的补充实行点到点运输,“有望在2000公里以内填补高铁与航空之间的速度空白,是对旅客出行产生重要影响的交通工具。我们希望它既具备轨道交通的时效性和安全性,又能在2000公里以内呈现接近航空的达速体验。”


  时速600公里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在**铁道实验**现场展示

  据悉,该时速的列车,未来若投入商业运营,京沪行程有望压缩至2.5至**。

  此前也有多位城市规划以及磁浮专家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从商业价值或未来应用来看,高速磁悬浮线路更适合应用在一些规模较大、有较多高端客流的都市群之间。从能源消耗方面看,距离较长,综合效益和优势会更加明显,否则,短距离磁悬浮线路将**启动、制动,难以发挥磁悬浮技术优势,乘客体验也未必好。不过,高速磁悬浮线路若只为北上广服务,客流会远远不够,例如像京沪高铁,约2/3的客流是跨线客流,即上下车不集中在京沪两地,而未来票价应该是要高于高铁,因此在安全性保障的基础上,距离商业化运营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在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的核心性能方面,邵南向记者介绍,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的核心在于车载高温超导磁体——其超导磁极可产生超过5 T的强大磁场,为列车提供可靠牵引力。全车还配备了低温恒温器和低温制冷机组,确保超导系统在极端条件下稳定运行。


  时速600公里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在**铁道实验**现场展示

  此外,车体外壳采用高强度铝合金与碳纤维复合材料,流线型车头大幅**气动阻力,悬浮架兼容“双模式”低速走行与高速悬浮需求。系统达到GoA4级无人驾驶标准,集成5G通信与AI监控,并部署多重冗余与电磁防护,兼顾**运行、安全可靠与智能舒适。

  “这款车型具备全自动驾驶功能。在长大干线中应用全自动驾驶技术,需整合5G通信、AI视频采集、声传感等多种技术,并在沿线部署各类传感器,这无疑是对**科技的综合应用。”邵南进一步指出,在材料应用方面,低温超导材料自上世纪70年代起步,高温超导材料则始于上世纪90年代,这类新材料的应用,不仅具有重要意义,还蕴含着较高的科技含量。


  时速600公里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在**铁道实验**现场展示

  此外,邵南还表示,“我们团队已独立完成了从材料、线圈到低温恒温器、制冷系统设备等全链条设计。这一过程中,我们也联合**高校及高科技院所共同攻关,主动牵头联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推进技术落地与产业完善。若该车型未来实现规模化应用,将对轨道交通产业链上下游、超导产业及其他高科技领域产生强大的拉动作用,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国铁集团方面表示,磁浮车的集中展出,不仅是**磁浮技术从理论研究到工程实践的实力见证,更彰显了我国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全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随着技术的迭代与优化,磁浮车有望在未来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