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以资本活水滋养海洋经济发展 江苏船舶海工产业强势领跑

  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是支撑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领域,是集高端制造、新材料应用、智能化技术于一体的战略性产业,对维护**海洋权益、保障战略运输安全、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调研了解到,江苏省作为船舶海工产业大省,“十四五”期间将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纳入**“1650”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一群两链”,形成产业的先导优势、特色优势和综合竞争优势,并出台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系统谋划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江苏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造船市场份额占**比重超45%、占世界比重超25%,连续16年居****。2025年,相关企业在手订单充足,部分企业订单已排至2028年。

  资本赋能产业发展

  记者从江苏证监局获悉,近年来,基于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江苏证监局将监管与服务相结合,会同江苏省工信厅等省内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沪深北交易所,夯实全链条、接力式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8月7日,江苏证监局联合江苏省工信厅、南通市政府举办专题宣导会,动员江苏涉海企业抢抓机遇,做优做强做大。

  “资本市场具有独特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激励相容机制,通过对关键要素和资产定价,可为不同发展阶段的海洋企业提供私募股权融资、**上市、并购重组、公司债券等金融产品和服务,激发企业家精神和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江苏证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江苏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资本市场能有效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助力研发创新,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同时,资本市场强化约束和激励,将不断激发企业家管理才能和创新精神,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记者了解到,今年有15家江苏企业在A股上市,均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含量较高。“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江苏省上市公司完成并购116单,占**总量的1/7。上半年,私募股权投资江苏企业1038起,金额达406.83亿元;江苏省发行科创债134亿元,同比增长114%。

  目前,江苏境内上市公司达709家。聚焦船舶海工行业来看,江苏省内共有上市公司73家。相关企业上市以来,累计募集资金1809亿元,近三年投入418亿元用于技术研发,有效助推企业攻克“卡脖子”难题,培育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推动江苏海洋传统优势产业持续领跑**,海洋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加快形成**优势。

  产业集群优势凸显

  集群化是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的重要空间形态和产业组织方式。记者从江苏省工信厅了解到,南通、扬州、泰州作为江苏省三大造船基地,集聚了**80%以上的船舶制造能力。目前,江苏省拥有船舶甲级设计单位3家,**级企业技术**8家、省级**71家。“蛟龙”号、“勇士”号、“奋斗者”号深海潜水器,“天鲲号”绞吸疏浚船等大国重器以及极地探险邮轮、2万箱集装箱船等**首制产品均在江苏交付,覆盖配套全产品门类。

  南通滨江临海连上海,交通区位独特、资源禀赋优越、产业基础扎实。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南通走出了一条由修船、造船到高技术船舶、海工装备、高端配套协同发展之路,集聚规上企业440家,其中已有43家成功上市、48家挂牌新三板。船舶海工产业已成为南通的一张城市名片。

  据南通市委**、常务副市长王晓斌介绍,南通现有江苏省船舶海工技术创新**、哈工程长三角高等研究院、东南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招商工业创新**等高能级科创平台。2024年,南通船舶和海工产业产值突破2100亿元,规模分别约占**的**之一、四分之一,手持订单分别达2351万载重吨、117艘(座,部分企业订单已排至2028年。

  江苏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数据集中展示了江苏船舶海工产业的优良业绩,更折射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正在不断提升,优质企业将构成上市公司的潜在‘后备军’,为资本市场实现持续性、长周期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充沛动能。”

  乘改革东风促创新升级

  科技创新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截至2024年底,江苏省涉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共786家,同比增长58.8%。

  目前,江苏省已拥有较为完整的船舶海工装备产业链,并在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高端海工装备等领域取得突破,但与****水平相比,仍面临不少挑战。

  据江苏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高端船舶的原始设计仍未摆脱依赖**船东或国外设计院所的局面,关键配套设备依赖进口,核心技术自主化程度有待提高;智能化制造水平方面,由于造船行业属多品种、小批量、离散型制造业,平直分段流水生产线少,很多企业装配与焊接主要依靠人工,生产效率还低于日韩等造船强国。”

  船舶海工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同时,原材料价格波动、**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压力和汇率风险。

  近半年来,债券市场“科技板”“并购六条”配套举措、科创板“1 6”改革举措等一批标志性改革落地。

  “本轮改革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以发展多元股权融资为**,优化制度和产品供给,加快构建更有利于支持**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相关政策着力打通支持优质科技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将助力江苏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海洋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同时,这也将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不断提高投资者获得感。”江苏证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