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投资者四招防范非法荐股

  日前,深圳东方港湾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提醒投资者防范他人利用AI仿冒但斌先生进行不法证券活动的公告》,提醒投资者提高辨别能力,谨防上当受骗。此外,最近一段时间,已有多家券商发布公告,曝光不法分子假冒证券公司或其工作人员名义开展非法证券及**活动的情况。

  近期,A股市场活跃度提升,赚钱效应显著,投资者入市热情持续升温。笔者认为,在此背景下,投资者更要提高警惕,避免非法荐股等违法活动给自身带来损失。

  非法荐股套路多,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围绕获取投资者信任、骗取钱财这一核心目的展开。所以,投资者**要主动学习,了解、掌握非法荐股的套路,练就一套属于自己的“防骗铠甲”:一方面,学会“四辨”,即辨识主体**、辨识营销方式、辨识互联网址(App、辨识收款账号;另一方面,做到“四不”,即不轻信、不跟随、不点击、不转账。

  首先,辨识主体**。证券行业是特许经营行业,根据规定,开展相关业务需要取得相应业务**。因此,投资者在接触**荐股服务时,都应首先核实对方是否具备合法的业务资质,而不是不加辨别就轻易相信对方。投资者可以拨打相应机构的客服电话查验真伪,或者就近前往机构营业部寻求帮助;也可以通过官方途径查询合法证券经营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信息,或者向当地监管机构核实相关机构和人员信息。

  其次,辨识营销方式。不法分子在营销过程中,往往会夸大其词,使用诸多极具诱惑性的说辞,如以“导师”“股神”等自居,用夸张的“过往业绩”忽悠投资者,声称掌握“内幕消息”,能够精准捕捉到“牛股”。投资者在面对这些夸张宣传时,务必要保持清醒,切不可冲动跟随。因为**投资行为都存在风险,不可能做到**不赔,那些所谓的“**秘籍”,实则是**陷阱。

  再次,辨识互联网址(App。从一些合法机构的提示来看,不法分子往往利用技术手段仿冒合法机构的官网或App,通过细微的字母或数字变化欺骗投资者。这些“李鬼”网站和“山寨”App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它们会诱导用户输入个人信息、交易密码等敏感信息,从而窃取用户的资金和个人信息。因此,投资者在面对来源不明的链接和软件时,要坚决不点击、不下载,不要轻信高收益的炒股软件。

  **,辨识收款账号。合法机构只能以公司名义开立银行账户,所有资金往来均通过第三方存管系统,**会要求投资者向私人账户或非券商名义的账户转账。如果投资者遇到以“规避监管”为名要求向指定账户转账的行为,**要果断拒绝,避免因一时疏忽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同时还要提醒投资者,如果发现假冒证券公司或工作人员名义从事非法荐股活动,要及时向**部门或监管部门举报,并提交相关线索,便于**部门精准打击这些非法活动;若不幸被骗,要及时固定聊天记录、通话录音、交易截图等证据,并向**机关报案,以便为后续案件侦破和资金追回提供帮助。

  投资无捷径,理性才是防护盾牌。不法分子从事非法荐股活动,看似是为投资者贴心送上“馅饼”,实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陷阱。所以,投资者在**时候都要保持高度警惕,对不明真相的荐股多一些怀疑、少一些侥幸,增强防范非法荐股活动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在面对“天上掉下的馅饼”时做到不为所动。

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