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1.54亿户、52条……蓄力赋能!“数”看经济发展提“智”向“新”底气足
9月24日,**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电气化年度发展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电气化率已超过28%,高于欧美主要发达经济体。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电气化率约为28.8%,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电气化率已经高于欧美主要发达经济体。
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电气化率分别达到约31.6%、27.5%、29.3%、16.8%。其中,14个省(区、市的电气化率超过**平均水平。
报告显示,工业领域电气化率稳中有升,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合计电气化率达到64.7%。此外,消费品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及住宿和餐饮业、农业与乡村居民生活电气化率都呈现上升态势。
到2030年,**电气化率预计将达到35%左右,超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平均水平8到10个百分点。
所谓电气化率,是指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较高的电气化率,既反映出我国电力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也体现出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
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超过11亿
记者9月24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超过11亿,5G已广泛融入千行百业。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54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63.4%;5G基站总数达464.6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6.3%。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钟志红介绍,5G广泛融入千行百业,已覆盖国民经济的86个行业大类。“5G 工业互联网”项目累计超过1.85万个,成为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落地,“三新经济”增长值超过24万亿元。
钟志红表示,要筑牢数字基础设施底座。持续推进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加快推进5G-A、万兆光网试点部署。我国在快速建设发展5G的同时,也在大力推进5G共建共享。目前,已建成了全球规模**的共建共享网络。
**电信集团共建共享工作组处长张境涛介绍,共建共享5G基站超150万站,实现了**乡镇及以上区域5G连续覆盖。共建共享已累计为**节约投资超3800亿元,每年减少碳排放超1300万吨。
已实现31个省区市算力标识系统贯通
**算力互联网服务平台9月24日对外宣布,我国已经实现31个省(区、市算力标识系统**贯通,与此同时,50多条数据快递线路**上线。
为了让不同架构、不同地域的公共算力资源实现标准化互联,**算力互联网服务平台算力标识系统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算力资源赋予“统一数字身份证”,实现算力标识数据的**贯通,大幅提升算力资源的发现、流通、匹配效率,助力形成**一体化算力体系。
**算力互联网平台建设负责人魏博锴介绍,**算力互联网服务平台已实现注册下发算力标识超102万条,汇聚了**运营商52条“数据快递”专线,有效解决了以往企业因网络条件限制而不得不采用“背硬盘”等物理方式迁移数据的困境。
**算力互联网服务平台还通过整合**560个算力资源池的运行数据和136家企业的交易信息,正式推出业内**算力金融指数。该指数不仅能够实时反映**算力价格波动情况,还能为算力供需双方提供科学的定价依据,形成动态更新的价格指标体系,为算力市场提供客观、精准的价格参考。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我国算力互联网消费级用户规模近千万,人工智能领域用算量位居**,工业计算、视频渲染、科学计算等场景用算量均呈持续攀升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