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31省份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均超过2000元
近日,北京、湖南等地发布通知,将调整**工资标准。据不**统计,今年以来已有12个省份上调**工资标准。
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自2025年9月1日起,北京市**工资标准由每小时不低于13.91元、每月不低于2420元,调整到每小时不低于14.6元、每月不低于2540元。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小时**工资标准确定为27.7元/小时,非全日制从业人员法定节假日小时**工资标准确定为65.1元/小时。
湖南省人社厅近日印发《关于调整2025年**工资标准的通知》,决定从2025年9月1日起,月**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劳动者三个档次调整为2200元、2000元、1800元;小时**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劳动者三个档次调整为22元、20元、18元,较于2024年,此次调整后,月**工资标准每档分别增加100元,小时**工资标准每档分别增加1元。
上海、广西已于2025年7月1日起调整**工资标准,其中,上海月**工资标准从2690元调整到2740元,小时**工资标准从24元调整为25元;广西月**工资标准分别由1990元、1840元、1690元调整到2200元、2040元、1870元,小时**工资标准分别由20.1元、18.6元、17元上调至22.4元、20.7元、19元。
此外,山西、重庆、四川、新疆、福建、广东、贵州、青海等省份也在今年进行了**工资标准调整,因此,今年以来,已有12个省份上调**工资标准。
据澎湃新闻计算,上述12个省份中,大部分省份月**工资标准或月**工资标准**档上调幅度约在8%-12%。同时,调整过后,**31个省份月**工资标准**档均超过2000元,上海月**工资标准居****。
根据《**工资规定》,**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劳动报酬。**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工资标准和小时**工资标准的形式。月**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此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不同行政区域可以有不同的**工资标准。
《**工资规定》要求,**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确定和调整月**工资标准,应参考当地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生活费用、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
**工资标准上调,将会相应带动一些待遇的提高,**程度上影响社会保障水平。比如,失业保险金、加班费、病假工资、试用期工资等都会随着**工资标准的提高而增加。
今年3月,****办公厅、**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健全**工资标准调整机制,科学合理提高**工资标准。****发布的《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明确,适当加快提高**工资标准,2025年原则上所有省份都要调整。近日,在****8月份新闻发布会上,****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打好提振消费组合拳,激发市场活力。在提升能力方面,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全力促进高校**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完善**工资标准调整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