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多措并举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
在9月9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以一组关键数据亮出制造业“成绩单”:“十四五”期间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达到8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已接近30%,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在全世界50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大多数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
发布会同步释放多重重磅政策信号: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层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研究出台“人工智能 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在行业治理领域,针对个别领域夸大虚假宣传、恶意诋毁攻击等网络乱象,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在打造更多的大国重器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持续性、系统性地布局攻关任务。
针对个别领域乱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抓行业必须抓治理,非理性竞争毁掉一个企业、一个产业可能一夜之间,我们**能容忍。”李乐成在发布会上强调,行业治理现代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保障。当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已会同相关部门依法依规治理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非理性竞争,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将锚定实现新型工业化的目标任务,不断提高行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李乐成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要加强电信、道路机动车等**领域的立法,抓好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立法研究储备;加强不同层级的法规制度立改废释,补齐法规的空缺,健全法规体系,实现良法善治。**推进依法行政,持续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新型工业化。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发挥标准**作用,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升产品质量,推动实现优质优价;针对个别领域夸大虚假宣传、恶意诋毁攻击等网络乱象,近期将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督促企业规范营销宣传行为,营造清朗**环境。政务服务效能提升也将同步推进,以“**办成一件事”为抓手,推动惠企纾困政策落地落细落实,加快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同时健全**工业产品产能监测预警机制、完善与制造业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切实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
加快建设供需适配、优质**的重大技术装备体系
“重大技术装备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实现一批标志性突破,装备产业链韧性与竞争力持续优化,不仅在强国建设领域多点开花,更在民生福祉领域提供稳稳支撑,成为新型工业化推进的重要力量。
辛国斌表示,“十五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统筹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持续性、系统性地布局攻关任务,加快建设供需适配、优质**的重大技术装备体系,推动重大技术装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化发展,力争取得更多的优异成绩。
研究出台“人工智能 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发展人工智能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答题而非选择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表示,结合近日**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的意见》中“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的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下一步将一手抓技术供给促进“智能产业化”,一手抓赋能应用加快“产业智能化”,以双轮驱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
在做强产业供给方面,技术攻关与产品创新将协同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快高端算力芯片、工业多模态算法、软硬件适配等关键技术攻关,同时加快打造高质量数据集以筑牢产业底座;在此基础上,推进智能体开发部署,**发展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人工智能终端产品,丰富产业供给体系。
同时,在做优赋能应用层面,政策引导与生态构建将同步发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研究出台“人工智能 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部署**行业、环节、领域的智能化转型任务,同步制定转型路线图并发布实施制造业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指南;培育一批赋能应用服务商,打造涵盖模型调优、数据治理、安全保障的“一站式工具箱”,为企业转型提供支撑;常态化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活动,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加速技术落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