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站上3500点,公募如何看后市
继前一日3500点得而复失,7月10日,上证综指再创年内新高。交易行情数据显示,7月10日盘中,上证综指重返3500点,**达3526.59点。同时,银行股盘中走强,四大行创历史新高,民生银行等多家银行跟涨。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近期市场走势不断超预期的原因在于宏观总量平稳背景下,市场资金对产业结构转型的信心偏强,交易资金持续活跃。还有观点认为,市场在3500点确立上涨走势后,行情可能进一步“走牛”,下半年行情启动有望带来更多赚钱效应。
银行股领涨
近日来,A股大盘连续走高。交易行情数据显示,7月9日,上证综指突破3500点,**达3512.67点,创下自2024年11月8日以来的盘中新高,但随后又失守,截至收盘报3493.05点。7月10日盘中,上证综指重返3500点,**达3526.59点,续创年内新高。截至下午收盘,A股三大股指悉数收涨,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报收3509.68点、10631.13点、2189.58点,分别涨0.48%、0.47%、0.22%。
板块方面,银行股盘中持续走强,工、农、中、建四大行续创历史新高。近期,在资金流动加持下,银行股涨势如虹。业内人士认为,当前背景下,兼具高股息稀缺性与经营稳健性的银行股,受到资金热捧。
丹羿投资认为,上半年成长和红利板块轮动上涨,整体市场还是“哑铃”型投资风格,未来这种风格大概率会持续。聚鸣投资董事长、基金经理刘晓龙表示,高股息类资产、避险资产、结构增长的资产还是市场共识所在。
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有限合伙总经理兼基金经理董宝珍认为,市场对银行股存有错误认知,认为银行股缺乏成长性,甚至担忧其资产质量,因此长期给予较低估值。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认知忽视了政策引导下,长期资金进入对低估值板块的支撑作用。
中泰证券分析师戴志锋表示,我国银行业经营模式从过往的“去财政化、市场化、打破刚兑”的“顺周期”模式,逐渐转变到新模式,具有“弱周期”的特征:银行息差下行预计慢于无风险利率,资产质量呈现弱周期性,得益于财政与银行关联度增强、底层核心资产有兜底、新生零售风险可控、中小银行兼并重组化解风险、银行股息率持续性强;如果无风险利率下行,银行稳健的股息持续有吸引力,经济弱复苏大背景下,优质资产较少,且债券利率震荡下行,资产荒增强银行股吸引力。
中信证券研报同样认为,下阶段,由于公募新规的正向影响,叠加险资对稳定回报型权益资产需求的延续,机构增配空间仍存。
可能进一步“走牛”
在大盘走高的同时,场内基金也表现强劲。数据显示,7月10日收盘,有超六成ETF收涨。其中,易方达香港证券ETF领涨,涨幅3.87%,一众稀土ETF、房地产ETF、生物科技ETF、光伏ETF的涨幅也相对靠前。
消息面上,7月9日,****公布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其中,CPI同比上涨0.1%,为连续下降4个月后转涨。CPI由降转涨主要受工业消费品价格有所回升影响。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部分行业价格呈企稳回升态势。
在前海开源基金**经济学家杨德龙看来,CPI、PPI的**变化反映出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持续显效,带动了物价水平平稳增长。在今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全年GDP增长目标为5%左右,CPI目标为2%左右。当前CPI的增长还有较大空间,这也预示着下一步相关部门将进一步推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提振物价表现、拉动需求。
在上证综指站上3500点后,后续市场行情会怎么走?能否进一步“走牛”?
华北某公募基金经理表示,近期市场强度不断超预期的原因在于宏观总量平稳背景下,市场资金对产业结构转型的信心偏强,交易资金持续活跃。在产业端,观察到反内卷、AI、创新药等政策或行业有积极变化。整体来看,关键点位的真实有效突破需要看到市场有明显扩散的赚钱效应。
杨德龙则提到,最近市场行情在逐步走强,市场信心得到提振,大盘一度突破3500点整数关口,创年内新高,进一步确立了大盘上行走势,后市可能有更多机会。上证指数是市场最关注的指数,其表现往往影响投资者信心。有观点称4000点可能是A股牛市起点,从估值来看,4000点对应的估值属历史平均估值。以沪深300指数为例,当前市场平均市盈率约为12倍,而历史平均市盈率为15—18倍。沪深300指数的估值水平如能回升至历史平均估值,上证指数就能回到4000点之上。因此,市场在3500点确立上涨走势后,行情可能进一步“走牛”,下半年行情启动有望带来更多赚钱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