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沪指重返3500点,继续上攻动能是否充沛?

  时隔三年多,沪指收盘重返3500点。

  截至7月10日收盘,上证综指涨0.48%,报3509.68点,这是该指数自2022年1月24日以来,时隔三年多**站上3500点;此外,科创50指数跌0.32%,深证成指涨0.47%,创业板指涨0.22%。

  从盘面上看,地产股掀涨停潮,券商、银行、稀土涨幅靠前,创新药、光伏题材活跃。其中,工商银行(601398、农业银行(601288、**银行(601988、建设银行(601939等四大行股价再创历史新高;香港证券ETF(513090则以3.87%的涨幅领涨**场。

  如何看待周四市场表现?有券商投顾指出,周四量能进一步放大,说明场外增量资金正在加紧入场,沪指站稳3500点后,3600点已经在招手,预计下周可能就会有上冲该点位的动作,“周五可能会在3500附近震荡整固一下,但后市有继续震荡上行的动能”。

  多家公募认为,**资产重估且流动性宽松带来增量资金入市或是助力沪指重回3500点的直接原因,后续需关注国常会、政治局会议等重要会议,以及存量政策实施效果、增量政策出台落地情况。此外,随着中报业绩预告披露期临近,业绩兑现将成核心变量。

  消费与投资成为核心驱动力

  对于此次上证指数能稳步突破3500点的原因,中原证券分析师张刚表示,**经济延续温和复苏态势,消费与投资成为核心驱动力。长期资金入市步伐加快,ETF规模稳步增长,保险资金持续流入,形成显著的托底力量。

  中欧基金认为,直接原因之一在于高收益的无风险资产逐步消减,投资资本市场的机会成本出现系统性下降,人民币从贬值预期转为稳定甚至升值预期,进一步推动**资产重估,同时流动性宽松带来增量资金入市;深层原因来自**经济结构的积极转变,经济发展的韧性增强,新的技术趋势、商业机会以及消费动向的变化大大增加经济预期的稳固。

  博时基金称,周三**公布的6月CPI及PPI数据显示,当前通胀水平仍然较低,反映需求不足仍是核心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剔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CPI处于近期较高水平,好于PPI的情况,相应地,工业企业中下游盈利情况好于上游。从行业的数据来看,酒类价格近期有企稳的态势,汽车行业价格竞争最激烈的时候或已过去。

  上银基金分析道,首先是估值层面,截至2025年6月底,申万A股PB处于自2016年来32.67%的历史分位,中期角度看**场估值仍处于偏低水平;此外还有如地产、食品饮料等行业估值显著偏低,这些行业也正是周四沪指重返3500点的**助力。

  经济基本面维度,上银基金认为,**短期经济数据不差,目前主流金融机构均预测上半年GDP同比增速超5%,稳增长的压力整体不大,**政策可以更多聚焦中长期改革,如近期“反内卷”成为政策一大方向,即主要解决产能结构性问题和公平竞争秩序问题。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等“新三样”行业都有可能受益。如果该方向在**产业形成“强力执行”趋势,相关领域或将迎来反转机遇。

  看向海外,上银基金表示,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这有利于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一方面美联储降息可能推动**资本流入港股市场,目前美债持有到期收益率处于历史较高位置,未来潜在降息或将进一步凸显高分红股票的性价比。另一方面,美联储降息后中美利差的缩小,人民币汇率压力减弱,**货币政策约束变少,有利于人民币资产保持吸引力。

  三季度末到四季度或有望突破**

  往后看,博时基金认为,7月数据受翘尾因素影响或仍承压,但在政策聚焦“反内卷”、“管低价”背景下,物价下行压力或相对可控。**权益市场短期或仍震荡,7月关注国常会、政治局会议等重要会议,以及存量政策实施效果、增量政策出台落地情况。

  摩根资产管理称,下半年,**资产仍是全球资产配置再平衡过程中的重要标的之一,预计A股可能更多呈现结构性行情,兼顾成长侧和防守侧的哑铃型配置策略可能再次成为市场主流。

  摩根资产管理指出,成长侧,围绕新质生产力相关板块的行情仍有可能延续,尤其是供给侧接近出清、盈利底部可能确认的行业板块,以及在全球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出海板块。比如,人工智能相关行业可能持续产生长期投资机会,低渗透率、高成长性的新消费板块值得关注,还有受益于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的创新药板块。

  而在防守侧,摩根资产管理表示,A股和港股市场的高股息策略,有望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股息现金流,在不确定性仍较高的环境中,有助于对冲成长侧的波动风险。

  路博迈基金称,**处在**复苏的过程中,**实力逐渐提升,“悲观论”和“速胜论”都不可取。目前来看,股市上行的条件已经具备一部分,市场等待更确定性的因素落地。乐观来看,三季度是对经济的压力测试,若地产再次企稳,叠加海外持续宽松,和对四季度的积极政策预期,三季度末到四季度更有望突破**。

  科技、消费、创新药被看好

  具体到投资机会,华泰柏瑞基金认为,在政策的指引下,匹配新质生产力定义的科技板块,有望成为2025年下半年A股市场的亮点,如AI、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闭环、军工等几个方向或孕育着**机会;而随着国人消费审美和偏好改变,我国消费板块开始涌现各类发展机遇和投资机会,包括凭借**制造业优势主导下的出海方向(家电、小商品、具备性价比的多巴胺消费(零食、IP、国民自信度提升带动国货崛起(珠宝、美妆。

  华泰柏瑞基金进一步称,国产创新药的增速或快于行业增长。**创新药研发能力快速提升下,全球市场正逐渐打开;而在创新药新技术上,**企业也逐渐达到全球先进水平。从创新药产品周期来看,2026年开始我国药品上市高峰或将来袭。

  兴银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袁作栋则表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居民财富管理发展,首先受益的是券商,如果能够通过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改善提升中长期的ROE水平,券商的估值未来有进一步扩张的可能性。

  此外,袁作栋补充道,仍然有很多消费企业的股价还处于低位,如能观察到这些企业良性的变化,机会可能孕育其中;医药中的机会则源于产业发展叠加景气改善,更倾向于在处于低位的医药领域认真挖掘,紧密跟踪中报对于景气反转的验证;周期品的机会源自价格底部的超额利润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的机会则源自产业的技术进步。

  汇添富基金指出,随着中报业绩预告披露期临近,业绩兑现成核心变量,历史数据显示中报预告与个股涨跌幅相关性显著提升,低位绩优方向更受资金青睐。主要聚焦四个方向:一是中报业绩低位绩优的个股如出口链、涨价链、AI、金融等领域;二是作为强计划性行业,叠加近期阅兵等重大事件催化的军工;三是基于股价位置、产业催化等各个维度显示,依然是成长风格中位置偏低、值得配置的细分领域AI等科技板块;四是随着旺季的临近,需求端获得改善,价格上涨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回升催化的周期资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