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银行净息差等影响 LPR连续三个月不变
8月20日,**一期**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人民银行授权**银行间同业拆借**公布: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两个期限LPR连续三个月“按兵不动”。
LPR保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东方金诚**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政策利率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保持稳定,意味着当月LPR的定价基础没有变化;受“反内卷”牵动市场预期等影响,近期市场利率有所上行,在商业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点的背景下,报价行缺乏主动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
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进一步降至1.42%。“随着银行持续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息差缩窄压力不断增大。”招联**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目前无论是企业**利率还是个人**利率都处于低位,**LPR并非当务之急。而且,随着市场利率不断**,降息的边际效应也在下降。
董希淼认为,下一步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并非只有**LPR这一种途径。未来**综合融资成本,可从**抵押担保费、中介服务费等非利息成本着手。
“LPR连续三个月保持不动,主要缘于上半年宏观经济稳中偏强,短期内通过引导LPR下调强化逆周期调节的必要性不高,当前处于政策观察期。”王青认为,受多重因素影响,未来外需可能放缓,三季度经济下行压力会有所加大。在大力提振内需及稳楼市过程中,政策利率和LPR有下行空间。
关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和LPR走势,王青表示,当前物价水平偏低,货币政策在适度宽松方向上有空间。下半年央行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并带动两个期限品种的LPR跟进下调。此外,稳楼市政策需进一步加力,也可能通过单独引导5年期以上LPR下行等方式,推动居民房贷利率更大幅度地下调。
“宏观政策保持加码的必要性仍然存在。”民生银行**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温彬判断,下半年为稳信用、促内需、强协同、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货币政策仍将保持支持性立场。但考虑到两项财政贴息政策将有效**实体融资成本,结构性货币政策更能精准发力、避免资金空转,以及存款加速活化、物价温和回升的趋势,年内再度降准降息的时点可能后移,LPR报价下调时点或许也会相应延后。
**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庞溟认为,考虑到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不确定性持续,**资金空转现象逐步改善等情况,预计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将更关注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更多地在LPR的市场化进程、报价质量等方面持续推动改革优化,以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实现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