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公司披露固态电池产品中试最新进展
随着市场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电池需求的日益增加,固态电池作为极具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技术,产业化进程受到高度关注。近日,固态电池产业链企业新进展不断,多家A股上市公司产品已进入中试阶段。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经济学家郑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试是量产前重要的工程化验证环节,随着固态电池相关产品进入中试阶段,形成‘材料—设备—工艺’的闭环验证,将显著缩短试错周期,推动产业化进程提速。”
多家企业取得新进展
“产品量产前要经过实验室验证、小试、中试。作为量产前**一道关卡,中试的核心是证明‘能批量、够稳定、划得来’。在中试过程中,企业要跑通工艺、算清成本、稳定良率。中试顺利的话产品将进入量产。”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近期,多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固态电池产品进入中试的相关进展。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轩高科”相关负责人8月19日在交易所互动平台表示,金石全固态电池处于中试量产阶段,并已启动2GWh量产线的设计工作。公司方面此前介绍,国轩高科全固态电池中试线下线电芯良品率可达90%。
8月14日,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交易所互动平台表示:“从去年8月底召开固态电池发布会以来,公司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持续迭代优化,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已由280Wh/Kg提升至320Wh/Kg,新一代固态电池中固态电解质层自动适应活性材料体积的变化,不需要加压模组,固态电池性能更稳定。当前,公司正按计划推进固态电池中试线建设,预计2025年9月底建成。应用领域方面,固态电池未来可用于新能源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医疗器械、消费数码等领域。”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孚能科技”近期也表示,目前,公司全固态电池整体进度已经由实验室走向中试生产交付阶段,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建成设计产能达0.2GWh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向战略合作伙伴客户交付60Ah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规模化量产尚待时日
“固态电池应用前景广阔,但要顺利完成从中试到规模化量产的过渡,当前仍亟待优化工艺、提高良率、**成本。只有实现这三点,固态电池才能真正走向商业化应用。”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作为固态电池上游的设备生产商,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在接受机构调研时也表示:“当前客户需求从实验室小试向中试及量产阶段过渡,需着力突破现有工艺在大规模生产中的瓶颈:一是改造离散化设备,实现连续化生产;二是联合锂电池企业、材料供应商及终端用户,共同攻关高压工艺优化和硫化物毒气防护体系升级,形成产业链协同解决方案。核心目标是推动固态电池设备向高稳定性、低成本量产方向迭代。”
国轩高科方面也表示:“公司全固态电池实现从中试到量产,需聚焦两大核心:在技术层面优化材料体系和完善制造技术;在成本层面**原材料和生产环节成本,提升量产的经济性。公司正全力推进相关工作,加速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进程。”
在郑磊看来,固态电池从中试到规模化量产预计需要2年至4年时间。孚能科技披露的“时间表”显示,公司计划2026年至2027年推进小批量量产装车,并配套建设GWh级别的生产线,2030年将实现大规模量产。
王擎宇